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泰州KTV招聘网 > 泰州热点资讯 > 泰州名言/句子 >  ?军级军士

?军级军士

2022-12-19 14:25:01 发布 浏览 736 次

?军级:军士。

?不劳百姓:北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消防体系,一旦火灾时,由官府和军队组织专业人员扑救,不劳动平民百姓。这样做的目的,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持火灾现场秩序,防止坏人趁火打劫。因此,北宋初年,其实不是“不劳”百姓,而是“不许”百姓插手救火,只靠政府和军队,并且规定必须等都巡检到场后才能开始救火。如此一来,往往小火刚起,不能及时扑救,结果蔓延成为大灾。有鉴于此,真宗大中祥符二年(1009)诏令开封府,今后接到火警要立即赴救,“都巡检未到,即本厢巡检先救。如去巡检地分遥远,左右军巡使或本地分厢界巡检员僚、指挥使先到,即指挥兵士、水行人等,与本主同共救泼”(《宋会要辑稿·兵三》)。不过,此后仍有“火始起,虽邻伍不敢救,第俟巡警者至,以故焚燔滋多”,天圣九年(1031),仁宗诏令“京城救火,若巡检军校未至前,听集邻众赴救”,允许邻众紧急自救,只是强调“因缘为盗者奏裁,当行极断”(《宋会要辑稿·刑法二》)。

京城中的街坊里巷,每隔三百步左右,建有一所军巡铺屋,驻有五名铺兵,负责夜间巡逻警戒,拘捕犯人。又在地势高处用砖砌造望火楼,楼上有人瞭望。望火楼的下面,建有几间官屋,驻扎着百余名兵士,还置有救火器具,例如大小水桶、洒子、麻搭、斧锯、梯子、火叉、长绳、铁猫儿之类。每当遇到有地方失火,则有马军迅速报告军主、厢主。侍卫马军司、侍卫步军司和殿前司等三衙以及开封府,各自带领军士前去扑灭火灾,不需要烦劳百姓。

天晓诸人入市

本条220余字,仿佛用镜头记录东京城的黎明:五更时分,寺院行者的铁牌或木鱼声成为开启东京城市生活的信号,官员和商人是听见“闹钟”最早起床准备工作的一批人;然后位于城门与桥梁等交通要道的店铺开张,点灯售卖各类早点乃至洗脸水等;杀猪宰羊的作坊,驱赶猪羊上市;还有水果、面粉、药品、饮食等各种买卖,吆喝声此伏彼起,非常热闹。

每日交五更,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其,循门报晓工。亦各分地分用,日间求化。诸趋朝入市之人本,闻此而起。

其行者:方丈的侍者,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。《释氏要览》:“《善见律》云:‘有善男子欲求出家,未得衣钵,欲依寺中住者,名“畔头波罗沙”。’今详,若此方行者也。”铁牌子:铁制的作标志用的特制薄板。

工循门报晓:沿着门户报晓。循,沿着,顺着。北宋初期,东京城市中尚保留坊市制度,规定以街鼓作为城市作息时间的信号,是城门、坊门、市门开启和关闭的号令。随着商业发展,坊巷制逐渐破坏,城市走向开放,到仁宗时期,街鼓制度被彻底废除。北宋人宋敏求在神宗熙宁三年至七年(1070—1074)写成《春明退朝录》,记述了东京街鼓制度的兴废:“京师街衢,置鼓于小楼之上,以警昏晓。太宗时,命张公洎制坊名,列牌于楼上。按,唐马周始建议置鼕鼕鼓,惟两京有之。后北都亦有鼕鼕鼓,是则京都之制也。二纪以来,不闻街鼓之声,金吾之职废矣。”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,也就是说,“不闻街鼓之声”已有二十多年了。在这个过程中,“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,循门报晓”,成为每天开启东京城市生活的信号。《水浒传》中《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》一回:“本房原有个胡道人,在寺后退居里小庵中过活,诸人都叫他做‘胡头陀’。每日只是起五更,来敲木鱼报晓,劝人念佛,天明时收掠斋饭。”即是因俗制宜、就实虚构的情节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